新中国70年电影发展及价值追求
电影篇
数读中国电影70年
新中国成立70年,也是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7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统计显示,我国城市年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不足170亿元,到2018年突破600亿元,城市影院银幕数从2012年的约1.2万块,到2018年突破6万块;2012年,我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如今,我国银幕总数已跃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位居世界第二。
新中国电影的“第一”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桥》,194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讲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工人为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桥梁艰苦奋斗的故事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祝福》,改编自鲁迅同名短篇小说
新中国第一部合拍片
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公司合拍的故事片《风筝》
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大奖的电影
《红高粱》获得1988年,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家们普遍取得了一项共识,树立了一个信念: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应该关注并反映当前人民生活的重大事件。中国电影人在从事创作的过程中,受此驱动影响明显。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电影政策趋向开放,一方面是创作思想走向活跃,中国电影人在70年的发展中以其丰富多姿的社会意识、创作智慧和视觉风格,努力反映时代面貌,书写出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电影展现出了多样性的创造的魅力,形成三种主要价值的结合体,即影像心灵、影像青春、影像中国的价值追求。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心灵性能量的贯注,到新时期电影转型中生机勃勃的主体精神的现实化,再到新世纪电影中蕴含的中国叙事与自我意识的一致性和新时代电影走向更加开放、包容和自信的表征,无不反映了新中国70年电影探索及发展背后对于社会的思考与不断裂变的轨迹,并构成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回忆。与此同时,电影的现实性及其创作选择和表现形式也愈加丰富多样。随着电影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走向纵深,中国电影把握时代的脉搏,创作愈趋广阔,高峰正在形成。
影像心灵:
历史的激情与社会观照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电影界被一种新生的激情赋予了巨大的活力,这种活力又反过来为电影贯注了内在的、心灵性的能量,这种互动关系是彼时中国电影的主要特征所在。
电影创作适应时代的需要,人民电影事业发展的要求决定了题材内容和形式表现上的选择。1950年代初出现了一大批工业、农业、商业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如工业题材《走向新中国》《六号门》《英雄司机》《伟大的起点》《无穷的潜力》,农业题材《水乡的春天》《淮上人家》《丰收》《夏天的故事》《土地》,反映军事和革命历史的影片《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等等,以类型、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样式的多样性,焕发出新中国电影的初步繁荣的光彩,颇富群众性,受到观众的欢迎。
1952年拍摄的《南征北战》不无史诗式光芒。《南征北战》由成荫和汤晓丹导演,表现1947年冬解放军某营官兵在摩天岭阻击敌人的故事,拍摄作风和方式富含时代特点,人物性格生动,战争场面宏大。之后,从《英雄虎胆》《洪湖赤卫队》《烈火中永生》《野火春风斗古城》,到《大决战》系列和《建国大业》,再到《古田军号》等影片的拍摄,均强调主流历史记忆的积极意义,且构制庞大,反映了新中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视域,推出上映后在社会中掀起了重温革命历史的热潮。
除了革命历史题材和重大题材作品之外,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电影人还拍摄了不少带有一定社会性和生活趣味的佳作。谢晋编导、刘琼和秦怡主演的体育题材电影《女篮5号》内容和角度新颖,主题明朗,篮球教练田振华和林洁之间的爱情刻画生动。崔嵬、陈怀皑导演、谢芳主演的《青春之歌》成功塑造了林道静的形象,有些段落独具抒情意境。由张瑞芳、仲星火主演的《李双双》颇富巧思,以生动诙谐的喜剧表现和活泼有趣的农村语言,尖锐批评了当时农村社会里某些男性的自私、虚荣心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五朵金花》《刘三姐》《阿诗玛》等,叙写不同民族如诗般的民俗风情和人们的生活与情感,赋予影片知性风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影人没有将他们的美学和创作意识以一种教条化的方式进行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观众感受到的是历史和生活的丰富色彩,是由不同时代召唤出来的新“主体”与心灵特性。
影像青春:
生命的律动与时代使命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人主动选择追蹑时代变动的演进过程,他们的镜头构成并沉淀为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关怀。
伴随着社会变化,电影表现触角和创新探索更为广阔。《小花》《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苦难的心》《巴山夜雨》《泪痕》《我们的田野》《青春祭》《芙蓉镇》《黑炮事件》等影片,既有对社会与历史的检视,也有对人的情感状态刻画,展现了艺术创作中的求新求变,使观众得到了思想收获和感情上的共鸣。其中,谢晋的几部代表作富有较浓的人道主义气息和广泛的社会意义,吴贻弓等第四代导演的《城南旧事》等作品,则充分展现了情感细腻、意境含蓄、悠邈素朴的特点。之后成长起来的第五代重视对形式的探索,《一个与八个》《黄土地》《红高粱》等作品从镜头语言到人物表现,极具张力,呈现一种令人振奋的积极的意义与境界。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苦心孤诣的艺术表现与历史思考结合,表现出批判现实主义的探索色彩,获得世界影坛瞩目。
还有一些农村和都市题材的电影,也在社会上获得了热烈反响。以5.7亿观影人次创下当时国产电影纪录的农村喜剧《喜盈门》节奏明快,为上影厂和导演赵焕章赢得了巨大声誉。其他如《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乡情》《乡音》《乡民》等,描摹普通人的各种感情,特别是表现社会变革对于人和生活的影响,比较充分地显示了电影语言进行本土叙事时产生的真实力量。
1990年代以降,国产电影在张力十足地表现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显现出更加多元的创作选择。现实题材影片《北京,你早》《龙年警官》《特区打工妹》《你好!太平洋》《大城市1990》《过年》《有话好好说》《扁担·姑娘》《美丽新世界》《一个都不能少》等作品重视细节铺陈,承袭传统,带有浓郁的现实主义的色彩。之后的《卡拉是条狗》《世界》《可可西里》《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山楂树之恋》《失恋33天》和《归来》等,着力表现社会中不同年代各个角落平凡人物的喜怒哀乐。这些影片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兼具,又有一定的民间性,和一些单纯追求市场效应、创作态度随意而又忽视文本打磨的电影全然不同。
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很多电影人更加深切地意识到,要让艺术作品与青年和时代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创作者不能拉着观众的耳朵告诉他们作品的思想、意图,唯恐他们什么都不懂。引导观众教育观众,首先需要吸引观众,更需要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独树一格。《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与往事干杯》《有话好好说》等影片,均突破以往视野,以强有力的表现方式映照出中国社会转型期生活的变化。
影像中国:
开放、包容与自信的表征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历史也是一部电影生产力发展史。在全球电影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电影产业的推进有迹可循。
1980年代初功夫片《少林寺》开风气之先,将香港电影的制作方法和理念引入了内地。影片观众人次超过5亿,可谓观者如云。后来该片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上映,也是盛况空前,形成观影热潮。21世纪以来,张艺谋《英雄》《十面埋伏》等中式大片接续高调亮相,此后,《无极》《神话》《夜宴》《赤壁》等商业片制作和市场营销持续发展;《疯狂的石头》成本仅200万元,却获得2000万的票房成绩。经过市场高速发展,已经将中国电影产业提到可以和好莱坞分庭抗礼的地步,中国电影迎来发展与选择的最好机遇。但如何不在“乱花渐长”的丛林中迷了眼,也是重要的事。陈腔滥调不能视为正确,与循规蹈矩的感受力进行搏斗势所必然。这之中,激情、理想和文化发展的战略眼光日显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观念进一步确立,电影题材选择更多样化。与此同时,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定位更为鲜明,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成为共识。《亲爱的》《老炮儿》《相爱相亲》《嘉年华》《暴裂无声》《无问西东》《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江湖儿女》《找到你》《地久天长》等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特定的社会写实性手法,拍出一批成熟的优秀影片。《长城》《唐人街探案》《大闹天竺》《一出好戏》等片类型多样,打开了一片新的创作天地。用影像表现深刻转变中的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电影这一趋势正在不断得到发展和强化。
与此同时,在如流星飞舞般斗转星移的电影市场上,主流电影的创作与放映仍然形成了空前热度。《建国大业》《中国合伙人》《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故事影片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动画片,在创作题材、戏剧模式、人物塑造上,展现出一种丰富的中国性,并因此将国产片不断推到声誉的巅峰,掀起观影高潮。
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电影将进一步扩大心襟,提升内容品质和水准,立足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中国话语,在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