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群:CBA什么时候才会有真的选秀?-cba选秀时间
尽管高校的特长生单独成班,整日训练,假期也训练,和职业队的青年队差不多,但他们比赛少,对抗水平低。他们不会像美国的大学球员那样,打了一两年就琢磨进职业队挣钱,而是谋求毕业后的一份好工作。CUBA球员毕业后很抢手,许多单位需要他们打企业比赛,平时打野球的机会也非常多。从这个角度看,CBA和CUBA完全没有对接的基础和愿望,个别大学球员有打职业的理想,但远远构不成规模。
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而不只是行业问题,小小的篮球协会恐怕为力。体育总局做的是国家队的训练工作,教育部做的是高校的教育工作,在篮球上,他们各守一摊,谁也管不了谁,除非习大大说话。篮协搞“选秀”,好比在公园里修了一条花砖,说你们都从这儿走,但人家都踩着草坪抄近了,没人理会。你不修这条,大家都会说草坪踩了多可惜啊,现在修了,这条就摆在那儿。但是在踩踏草坪之前,就是摆着看的。
中国篮协组织的CBA和WCBA“选秀”冷清得可怜,但我们现在不缺,需要的是思考为什么中国篮球不能有真正的“选秀”。
中国篮球长期走的是苏联模式,人才培养靠基层体校,有特长和潜质的小球员,靠基层教练的判断去挑选。在大多数省市,这个模式已经崩溃,所幸的是CBA改制以后,“准入制”强令各队组建青年队,让小球员有了接受系统培养的去处。CBA20家俱乐部,对青年队的投入兴趣不一,“准入制”是基本,而且越来越多的球队意识到青年梯队的重要性,基本都有两个年龄的梯队,有的俱乐部甚至组建了初中年龄的预备队,各种身份掩护下的“球探”遍布全国,被抢走的小球员最小的年龄是9岁。如果每个俱乐部按35名青年球员计算(实际上达不到),这700人是我们国家全部的后备正规军,他们接受的是这个国家最先进和系统的训练——所谓“先进”,只是相对我国基层篮球教育的水平而言——但是其中只有少部分有机会升上一队,成为一名职业球员。
一旦你进入了职业队的青训系统,意味着从此和高等教育无缘,这是和美国的最大区别,美国球员先进大学,再接受职业队挑选。青年队极高的淘汰率,让很多好苗子在面临人生选择时,听家长的话进了大学。中国的大学多,但优质大学不多,而且按“211工程”和“985工程”分三六九等,这两个“工程”的大学差不多有110多所,是条件相对比较不错的。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除专业体育类大学外,2015年全国有资格特招“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高校是109所,所以理论上我们应该有2000名具备篮球“高水平”的大学生,参加2015年CUBA的四个赛区共64所高校,所谓的“64强”应该是中国大学球员的精华所在,总人数接近1000人。然而,最终有意愿接受CBA挑选的只有20人,中途退出3人,剩下17人无一能达到CBA的体测标准。
中国的高校对人才的争夺其实非常激烈,一旦纳入麾下,如果水平出色,从18岁一直打到研究生头两年,直到资格终止,已经24岁了。曾令旭常少见的特例,他和孟铎出自同一所高中,一个走职业,一个上了大学,离开以后,他能被佛山队相中,经过几年适应,终于跟上了CBA的节奏。不过我们也知道,2011年毕业的曾令旭是上一代CUBA的,那时候武汉理工贡献了王晶、刘久龙和韩德君,贡献了曾令旭、刘子秋和,太原理工有亮,教育部收回CUBA之后,好像只有武汉理工的张翌星进了浙江队,其他鲜有所闻。
“选秀”必须具备两个基础:一是公平,大家都没有自己的青年队,得从社会上挑人;二是必须有足够的人可挑,就像去超市,货架上得琳琅满目,如果像隔壁某国那样,货架上空空如也,只好回家自给自足。现在,这两条在CBA条都不符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世界上有两种篮球选材模式,所谓的“选秀”,是美国模式,另一种是欧洲的青训,也就是俱乐部自己组建青年梯队,逐级培养。我们国家现在用的是青训模式,还远远不具备“选秀”的土壤。
文章关键词:CUBA
所以,号称“3亿篮球人口”的中国,篮球的热血青年其实都处于散漫无序的自生自灭的状态中,即使有机会接受系统培训的少数精英人才——职业球员和“高水平”大学球员,总数约2000人——也因为体制而被分化成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是中国篮球人才的现状。我们都知道那理论上的2000人当中甚至之外,肯定有能成为出色职业球员的苗子,但那些看不见的苗子并没有激烈竞争的,供他们脱颖而出。比如说,我们没有成规模和成系统的区、市、省级和全国的青少年比赛,美国的小球员是打出来的,我们是挑出来的,好苗子的选拔全凭基层教练的“慧眼”,一旦看走眼,他们就失去了接受系统培养的平台。被伯乐挑中的苗子,或者直接进了职业队的青训系统,或者走大学之打CUBA。这次“试训”的17人表现出的水平,也代表了CUBA的训练水平,CUBA和CBA之间依然有巨大的水平鸿沟。